在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时,现代医学多关注基因缺陷和肌细胞修复,而中医辨证则常从"脾肾"入手寻找突破口。中医认为,脾主肌肉四肢,为气血生化之源;肾主骨生髓,滋养骨骼筋肉。若脾虚则肌肉失养,肾亏则筋骨萎弱,二者兼虚则会导致肌肉无力、萎缩,甚至行动受限。临床上不少患者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,导致脾肾两虚、脉络瘀阻,形成"本虚标实"的复杂病机。
病例分享:患者,12岁,从小运动能力落后于同龄人,近两年逐渐出现下肢无力、行走易摔倒、小腿肌肉假性肥大,肌肉僵硬,力量弱。伴随食欲不振、面色萎黄、夜尿频繁、舌淡胖有齿痕等症状。西医诊断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,但家长希望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。经辨证属脾肾两虚兼脉络瘀阻证。
用药思路:
以固本培元生肌疗法基础方加减,具体组方:
黄芪、党参、炒白术、当归、陈皮、升麻、熟地黄、山萸肉、山药、茯苓、丹参、杜仲、怀牛膝、炙甘草等。
展开剩余50%治疗进展:
治疗用药1个疗程后,患儿食欲增强,下肢沉重感减轻,能独立完成短距离行走。调整方剂增加土元、鸡血增强通络之力。连续治疗2个疗程,家长反馈患者爬楼梯,走路等耐力提升,夜间遗尿次数减少。目前仍在持续巩固治疗中。
组方解析:
本方以黄芪、党参、白术健运脾胃,促进气血生成;熟地、山萸肉、杜仲填补肾精,强筋壮骨;当归、丹参养血活血,改善肌肉微循环;怀牛膝引药下行,直达下肢病灶。
延伸思考:
肌营养不良病虽属基因缺陷疾病,但通过健脾提升营养吸收效率,益肾激发先天潜能,活血改善肌肉供血,可显著延缓病情进展。早期进行中医药治疗的患者,关节挛缩、脊柱侧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。
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治疗不应停留在"基因决定论"的悲观中,中医"脾肾同治、气血双调"的理念。抓住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,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。
发布于:北京市曼雅配资-配资炒股开户官网-炒股配资官网查询-10倍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